序
一个画家为什么专注于某个题材?作品的说话作风是奈何酿成的?也许和画家的东谈主生资格、家庭环境关系,文化民风、价值取向、潮水指引、社会需求、学校扶持、同学影响,各种成分也都可能产生作用。
有些指摘家对画家和作品的指摘,简略图个省事,浮于名义;简略莫得与画家本东谈主交流调换,仅凭我方假想,属一家之言。而画家自身的内心天下、所想所想,唯有他我方最明晰。让画家敞欣忭扉,直抒胸宇;让不雅众直达画家的心灵深处,推敲作品背后的微妙。
(文/韦俊平,2025年3月)
我对文东谈主画的表露——兼谈我方的花鸟画
文东谈主画,一个在现代绘制创作语境中辛勤一见的名词,一个渐渐被现代主流绘制界摈弃的“学术用语”,它背后蕴含着太多的古代学术信息与现代太多的学术无言。从古代被吹得出神入化,到今天莫得画家承诺标榜我方是文东谈主画家,这般天上地下的巨大落差,背后蕴含着古今文化的各别性与评价法式的变化。
文东谈主画是什么?即是业余画,即是古代文东谈主在当官、作文之余,提起画笔创作出来具有浓厚书卷气的作品。董其昌把文东谈主画的祖师定为王维,苏轼也说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不雅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文东谈主画是伴跟着中国文化高度阐扬、文东谈主地位与话语权附近进步才出现的绘制风物,是以在科举制产生之前,文东谈主画是莫得生活根基的。宋代以后,中国文化高度阐扬,用陈寅恪的话说是“中原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年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文化的高度阐扬,滋生出了文东谈主画。如果说唐代的文东谈主画仅仅萌芽,那么宋代的文东谈主画不错说是照旧渐成限制,固然宋代的确的文东谈主画家及作品较少,但宋代文东谈主画表面照旧全盘铺开。
夏令厚味入图来 中国画 45cm×68cm 2024年
古代绘制在宋代之前,承担着伏击的政教功能,如南朝谢赫云:“图绘者,莫不解告诫,著升千里,千载并立,披图可鉴。”唐代的张彦远以至将绘制推到了“国之鸿宝,理乱之纪纲”的地位,足以看出那时绘制政教功能的伏击性。绘制要结束政教功能,势必要画得像,画得传神,是以唐代当年的画都比拟传神,比拟写实,形神兼备。文东谈主画则全都与之相背,毁灭了政教功能,毁灭了庞杂叙事,毁灭了传神的写实性,走向了自我,走向了写意,走向了表达画家内心天下的赏心好看。
当大批文东谈主参与绘制之后,便掌捏了绘制界的话语权,他们按照我方的所长来再行制定绘制批评的法式,如苏轼认为绘制应该是自我的主不雅表达,他认为绘制应该是:“文以达吾心,画以适吾意。”他把画家的自我情感摆到了很高的位置,隆起了脾性、才思,这也恰是文东谈主画家的所长。面临我方的残障(不成把许多时刻参加画画、无法画得精采邃密等),文东谈主画家们奏凯把之前的绘制法式进行改换,认为优秀的绘制作品不应该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,如宋代沈括就说:“字画之妙,当以神会,难不错形器求也。”苏轼更是奏凯说:“论画以形似,见于儿童临。”你若是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绘制,那你的成见和小孩是一个档次。关于那些画得精工邃密、传神酷肖的作品,他们奏凯进行批评,认为精细勾描、三矾九染,小数点描摹出来的作品,不属于文东谈主画,这些作品不仅不好,并且还会挫伤画家的寿命,如明代董其昌就曾说过黄公望、沈周、文徵明都是长命之东谈主,都是画中烟云侍奉的放胆,而王希孟、仇英、赵孟頫等年不外六十就升天了,即是因为画的画过于刻画细谨,画家被当然物象所奴役,莫得以画为乐。文东谈主画的这种表面与评价法式从元代以后就占据画坛主流,画家们肃肃翰墨意旨,肃肃绘制文气与士气的表达,肃肃画家情感的表达,而那些刻画邃密、精采入微的绘制基本都被打入了“冷宫”,文东谈主画家们能写会画,还能著述立说,从此,中国绘制史即是一部文东谈主画史了。
夏令清趣 中国画 45cm×68cm 2024年
当历史的脚步走入20世纪,文东谈主画面最后前所未有的无言,统统对中国好意思术批评的声息均指向了文东谈主画,康有为、陈独秀、鲁迅、徐悲鸿等,均把中国好意思术过期的原因归结为文东谈主画,画得不像,莫得立体感,莫得空间感,莫得物体的质感等等,古代文东谈主画家津津乐谈的力透纸背的翰墨也被批评为“枯笔如草、味同嚼蜡”,从此,文东谈主画失去了价值场所,被拉下了画坛主流的地位,直于今天。
现代绘制分科越来越细,绘制的商榷与学习也越来越专科化,不可否定,这是猛烈共生的,一方面咱们必须承认,绘制的合座水平是越来越高了,但另一方面,咱们也要看到,画家的文化水平确实是令东谈主堪忧,渐渐在向入辖下工夫东谈主、匠东谈主的宗旨发展。伴跟着这种绘制专科性的发展与学科扶持的鼓吹,文东谈主画险些莫得东谈主提,以至有些东谈主认为现代根蒂就不存在文东谈主画,也不存在文东谈主。浩荡的画家们都不甘人后地标榜我方是专科画家,是中途削发的专科画家,是在某某名家班里学习过的专科画家,莫得东谈主承诺承认我方属于文东谈主画家,因为那意味着我方是业余画家,必定会影响我方的专科前途以及卖画的收入。
我也不敢承认我方是文东谈主画家,并不是因为我怕影响我方的专科前途以及卖画的收入,而是我合计我不够文东谈主,文化水平不够高,画得也不够古代文东谈主画家那般好,这不是谦卑之词,而是内心里对自我的剖释,以及对文东谈主画的表露。
事事如意 45cm×68cm 中国画 2024年
我的画都很酣畅恬淡,画面上也莫得躁动的气味,莫得那些枝草高涨的用笔、纵横恣肆的水墨,如果说这些是草书入画的话,那我的画即是行书入画,机密宁静。我有一方印叫“逐闲觅静“,是我心态的写真,亦然我向往的生活景色。
我主要画一些花鸟画,题材很常见,用皆白石的话说是只画我方老成的题材,如枇杷、荷花、桃花、松树与梅兰竹菊四正人等,这些题材大多是传统文东谈主画的题材,是以画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,画得东谈主越多,越难酿成独树一帜的作风。但这没什么好怕的,其实只须忠诚可爱,迟缓去画,去想考,终究会走出一条属于我方的谈路,因为咱们行为个体,都具有独到的个性,常识结构、审好意思剖释、生活民风等均不雷同,只须朝着我宗旨往的方上前进,终究会诱骗一派属于我方的寰宇。但前提是要有想考,要有刚劲,要有机敏的学术触觉与判断力,不然细目会失去自我。
从作风上讲,我可爱崭新素雅、赏心悦经营景色。我的画大多都很素雅,比拟疏朗,不会出现画得很满、很压迫的风物,那不相宜我的审好意思。对画面的不同塑造,折射出的即是画家内心的审好意思倾向,有的东谈主画得很满,有泰山压顶之势,有的东谈主画得空灵,片纸便有秋水长天之想,寥寥几笔,意趣横生,我更倾向于后者,我合计那种简淡、空灵不错传达出更多的画外之意,也让画面愈加具有假想的空间。我的翰墨以清淡为主,作品中很少哄骗大面积的浓墨,我合计浓墨是用来领导画面的,滥觞缀作用,用多了会挫折画面清雅的憎恶。况且淡墨很有内涵,浓墨过于直白,过于压迫,淡墨也与老庄形而上学的虚、远、淡等好意思学不雅念极为一致,更与我的脾性叠加。我可爱尽心思来作画,有部分画家很发怵尽心思,他们合计尽心思会俗,其实心思与水墨自己莫得雅俗之别,主要看奈何使用,有些画家纯用水墨来作画,但如故俗,归根结底是因为画家我方的审好意思品性跟不上,审好意思品性不高,奈何画都俗,作宾语。
秋实 68cm×68cm 中国画 2024年
要想进步审好意思品性,念书是一个很好的旅途。清代方咸亨关于文东谈主画与念书关系的表述可谓刀刀见血,他说:“绘事,清事也,美谈也。胸中无几卷书,笔下有小数尘,便集腋成裘,刻画镂研,终一匠作耳,何用乎?此真赏者是以有雅俗之辨也。”我相当招供这一不雅点,我有一方钤记叫“以文养画”,亦然这个兴致。但愿通过念书、作念学问,让我方的画不流俗,有素质。但念书与作画之间如实在时刻元气心灵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,加上行政、教育等相工作务的干涉,是以参加到画画上的时刻与元气心灵如实远远莫得专科画家那么多,这亦然为什么文东谈主画家在技术上莫得专科画家好的原因。不外,关于这种情况,我并不牵挂,画画是一辈子的事,不着急,李可染有一枚钤记叫“鹤发学童”,我也想以此明志,迟缓画,迟缓感悟,不着急不偷懒,何愁画不好呢?
有东谈主质疑说现代照旧莫得文东谈主了,其实那仅仅不了解古代文东谈主,是神化了古代文东谈主,以为古代文东谈主都是不吃烟炊火的伟人,赓续提及来古代文东谈主,都认为他们绰有余裕,以至放屁都是香的,似乎那些尘俗之事都和他们无关一样,其实古代文东谈主远远莫得咱们假想的那般好意思好,那般圣洁,在试验生活中,也一样在融合,也一样的平素,也一样为衣食住行驰驱等,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文东谈主的身份。反不雅现代,在繁忙的生活、责任压力下,还有许多一心向往学术的文友,他们保持着文东谈主的心态,向往着林泉精良,仅仅频繁被快节律的都市生活所隐秘辛苦,但他们的确真实的存在着。我承诺作这么一个被称为“假文东谈主”的文东谈主,读旧书,写律诗,作念商榷,邀约上几个一又友作念个小雅会,谈诗论画、闻香品茗、题跋赏识,何尝不精良?何尝不文东谈主?
现代到处都是极其专科的画家与作品,可能更需要文东谈主画,它好比到处都是庞杂叙事环境中的小桥活水,当然恬淡,崭新优雅,更能契合现代都市东谈主们生活的审好意思诉求,给东谈主一点劝慰,一点清冷。君以为怎么?
贴几首自作旧诗,博君一哂。
桃花笑春风 68cm×68cm 中国画 2023年伪娘 露出
桃花诗祭唐伯虎
绯红点点上新枝,煮酒摘花忆画痴。
世上再无唐子畏,纵令万树不成诗。
二友话清秋 68cm×68cm 中国画 2023年
和友东谈主夜作
忽逢夏雨意忡忡,逋客心惜春去红。
破卷满屋求两句,秉灯伏案历三冬。
东谈主生稀有康衢谈,举世多闻波折丛。
学字寻书堪自悦,何苦俗世论牝牡。
秋实 68cm×68cm 中国画2024年
挂家
才闻春燕拂波翠,又见秋桐飞叶黄。
逝水光阴弦吐箭,往往屈指待归乡。
清清桃红
谁言桃色本飞舞?俗世文章点染多。
尘客哪知清雅意,酒僧佛印笑东坡。
雨天偶遇好意思人
罗裙轻挽态多娇,翩若惊鸿意更妖。
举步欲前贪细看,心忧红袖怨浮佻。
(文/李永强,泉源:漓江画派促进会)
李永强作品玩赏
(请横屏玩赏)
花开春满园
34cm×136cm
中国画
2023年
(请横屏玩赏)
清风徐来
34cm×136cm
中国画
2023年
竹林精良清气浓
60cm×45cm
中国画
2022年
清气满乾坤
136cm×68cm
中国画
2023年
岁寒
68cm×38cm
中国画
2022年
画家简介
李永强
李永强,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,教诲,硕士商榷生导师,学报《艺术探索》践诺主编,中国好意思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好意思术家协会好意思术表面委员会委员,中国文艺指摘家协会第二届造型艺术委员会副通知长,广西好意思术家协会副主席,漓江画派促进会通知长。出书文章《 < 宣和画谱 > 中的缺位——米芾绘制艺术问题考》《格物与文心:宋代画学论稿》《20世纪中国画名家在广西的艺术创作与活动》等,曾获广西文艺铜饱读奖、广西社科优秀后果奖、广西文艺花山奖。2024年,获聘广西文艺“出极品、出东谈主才”2024-2026年度“签约文艺家”。